联系方式
Contact Us

总公司地址:
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大新城府前大道42-6号

电话:0753-2589289,2563289
传真:0753-2589189 

网站:http://www.ly-ep.com

邮箱:mzluyuan@vip.21cn.com,1265107068@qq.com

邮编:514700 


广州分公司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天益南大街1号二楼

联系电话:020-84912609


武汉分公司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香格里都大厦B座1206


汕头办事处地址: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天山路南方集团大厦十九楼


企业新闻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企业新闻
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催旺梅州环保产业
更新时间:2017/3/8 10:04:14 来源: 浏览次数:10531
< 返回文章列表

梅州市将创模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“三位一体”统筹来抓。

 


 

  梅江区西阳镇鲤溪村小型湿地公园(广东绿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建)。


  在3月5日开幕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,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,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,使环境改善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。


 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,广东近年来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,努力补齐农村道路、污水处理、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短板,打造文明、优美的城乡环境。


  梅州市坚持上下联动、城乡互动,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。日前,梅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在丰顺县召开。从农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“空白”到全覆盖,从点到面,从“治标”到“治本”,城乡环境整治的变化渗透进入梅州的每一寸肌理,这背后是环保压力与治理动力的角力。


  治污力度越来越大,“十三五”期间全市数十亿元的环保预期投入,催旺了梅州环保产业的发展。


  城乡之变 2018年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


  溪水汩汩流淌,连片的田地旁,一池塘里长满绿色的美人蕉。在蕉岭县长潭镇,当地为处理农村污水建设生态浮床,不仅能净化水质,还将之打造成美丽景观。


  蕉岭把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作为环境整治突破口,在镇村两级建成45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,日处理污水4140吨。


  “垃圾少了,污水没了,乡村美了,游客多了。”长潭镇白马村村民欣喜之情溢于言表。


  去年以来,梅州从“营造宜居宜业大环境,锻造梅州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”的高度,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“三位一体”统筹来抓。梅州各县(市、区)、镇、村结合实际,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、宜居示范村镇等创建工作相结合,共同推进。


  记者走访蕉岭、丰顺等地发现,各地通过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、村庄保洁等方式,使村容村貌实现飞跃。目前,梅州完成15个中心镇16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,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82.76%。


  虽然梅州城乡环境整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,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各地依旧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,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础较薄弱,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有待提升,城乡环境管理和镇村规划有待加强,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情况。


  在治标的基础上,如何治本?以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为突破口,梅州市提出,到2018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%以上、90%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,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、80%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。


  投资之变 从财政投入到多元聚资


  环境综合整治,资金投入是关键,更是难点。


  从市场角度而言,梅州现有104个镇,假如每个污水处理站投资5000万元(含管网建设),要实现到2018年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,这意味着污水处理投入将达到50亿元以上。


  梅州环保行业人士分析,“十三五”期间,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、沿江河流生态治理、土壤污染修复、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,环保预期投入将达数十亿元。


  “以往大多数的环保工程项目的投资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,银行贷款等为辅助融资渠道,而由于受到诸多约束而进展缓慢。”相关专家告诉记者,环保投资缺口巨大,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。


  如何破解资金难题?各地进行积极探索。


  2月23日,梅州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在丰顺县召开。其中,“丰顺模式”受到多方的肯定。丰顺县将全县生活垃圾及污水治理捆绑打包,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运营,能快速筹集建设资金,财政分25年逐年承担政府支出责任,减轻了财政近期负担。财政承受能力也符合目前财政状况,具有可持续性。


  “要科学算好经济账。”梅州市市长方利旭在会上指出,要围绕PPP项目的建设、运营维护、绩效服务等方面,认真进行成本测算,既要保证项目尽快落地,又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,控制债务链条的无限延伸,防范政府债务风险。


  丰顺县汤南镇新楼村高美自然村是该县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PPP项目示范点之一。丰顺县引进广业环保集团,实施生活污水处理专项、生活垃圾处理专项、黑臭水体专项、环境景观专项等四大建设专项内容,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。


  环保工程项目大多公益性比较强,回报率相对较低,企业投资意愿不强。在此情况下,适时推进PPP模式,吸纳民间资本投入环保领域,似乎是水到渠成。


  去年6月,梅州市政府印发《梅州市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工作方案》,鼓励民间资本在生态环保项目建设运营等重点领域投资,促进重点领域建设,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稳增长、惠民生、补短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。


  值得一提的是,基于对环境承载能力这一严峻形势的清醒认识,梅州市从单纯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向取得最终环境治理效果转变。同时,政府购买环保公共服务、PPP模式等出现,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正在加快,市场化机制逐步建立。


  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梅州市正在转变环保投资方式,从单纯依靠财政投入的老路子,变单一投资为多元聚资。各地在考虑人口、地域、财政等因素,因地制宜探索出“蕉岭模式”“丰顺模式”“大埔小留模式”“五华小都模式”。


  产业之变 梅州环保企业迎来“春天”


  环保产业是根植于环保治理需求土壤的新兴产业。而这一产业的冷与热,与梅州市本地的治理需求直接相关。城乡综合整治的大背景下对环保产业提出了新要求,对产业发展也赋予了新内容,梅州环保产业也由此迎来难得的发展新机遇。


  梅州市环保产业起步较早,大多数企业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。近年来,在环保新政策、新举措推动下,梅州的环保企业抢抓机遇,环保行业总体规模正逐步扩大,产业领域不断扩展,整体水平不断提高,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。

 

  在梅县区梅西镇龙虎居委的农田旁边,一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让人眼前一亮:三分之一是地埋式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,三分之二是人工湿地。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简单处理后通过管网输送到这个系统,排出的是清水,现场闻不到一丝臭味。这出自本土企业广东绿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之手。


  “要抢抓机遇,必须先在技术上过关。”广东绿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新表示,通过修炼“内功”,全面推行ISO-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-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,先后和浙江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中国煤化技术中心、中山大学等机构合作,招揽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(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)等人才。“我们公司目前光是有关废水处理的专利就有19项。”黄立新说。


  随着环境治理市场需求的深度释放,城乡环境治理方面的巨大投入将成为梅州环保产业市场的一块“大蛋糕”,梅州本地环保企业纷纷闻风而动。部分本土企业表示,本地公司技术逐渐成熟,且对于市场需求把握程度更高,能够更好跟踪服务,在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,助力梅州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。


  王诚、黄立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,企业已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作为与工业污染治理并重的新的业务主攻方向。“春天来了,我们也准备好了!”


 

  ■对话


  梅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、市环境保护协会会长郑政伟博士:


  面对大市场 企业要主动作为


  从近日印发《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再到日前的政府工作报告,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中,环境治理的拐点已真切地到来。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,梅州市的治理技术有何特点?为此,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梅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、市环境保护协会会长郑政伟。


  南方日报: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,梅州的治理技术有何特点?


  郑政伟:近年来,环保技术不断革新,从梅州的落地项目而言,主要有四个特点:一是治理技术多元化,在治理上因地制宜、量身打造;二是运行费用平民化,以往的污水处理等环保设施造价、运营费用都相对较高,随着技术的成熟,近年来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;三是治理过程生态化,实现精准治理、源头治理,减少二次污染;四是治理工程景观化,将污水处理、垃圾处理等与景观改造相结合,如在湿地公园利用美人蕉等植物进行装饰,达到治理和周边环境相融洽。


  南方日报:在梅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,除了引进的大型环保企业,本土企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。你如何看待梅州市的环保产业?


  郑政伟:“大气十条”“水十条”“土十条”等环保治理政策相继出台,国家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列为大力推广PPP模式的重点领域,推行污染防治“第三方治理”模式,这些政策撬动了全国每年数万亿元投资的环保产业市场。因此,环保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。


  梅州的环保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,目前整个产业架构已经形成,有着自远环保、绿园环保、风华环保等一批代表性的环保骨干企业,环保产业正处在一个不断壮大发展的阶段。从技术而言,部分本土企业技术属于全国先进行列。


  随着梅州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、推进城乡环境整治、美丽乡村建设等进程的加快,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大、前景广阔。本土环保企业应该增强创新能力,积极开拓市场,同时发挥跟踪服务便捷、物流成本低等优势,抢抓机遇,主动作为。


  ■记者观察


  因势利导


  发展环保产业


  当前,空气、水、土壤,几乎每个环境要素领域的形势都不容乐观。公众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迫切,推进生态文明已成为全社会共识。


  作为预期未来的支柱产业,环保产业在引领经济绿色增长和消除环境污染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。从“大气十条”“水十条”“土十条”等政策相继出台,以及政府推行污染防治“第三方治理”模式,到环保支出科目已经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,环保领域日益成为国家投资的新的重点。这是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。


  梅州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早,产业架构已经形成,本土环保企业方兴未艾。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,本土企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

  其次,从产业本身而言,环保产业配套限制较小。环保产业发展没有严格的产业配套要求,受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限制比较小,受交通、地域的限制不大,本身产生的污染较小,符合梅州作为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政策要求。


  如“老邻居”龙岩市的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实现了迅猛发展,2015年其销售收入达58亿元,如今以“龙净环保”为代表的中国清洁能源技术走出国门,“龙净环保”产品出口日本、土耳其、印度、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
  另一方面,从梅州“一区两带六组团”的规划建设来看,本身对环保配套的市场需求就很大。城市扩容提质、工业园区建设等项目通常伴随供水污水管网建设、污水处理厂建设等相关环保治理需求,环保企业以环保为切入口,承担当地公用事业建设任务,有望在项目建设中打开新的成长空间。同时,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县城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市场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。


  如果只把环保作为事业来做,那么,污染防治注定只花钱不赚钱。如果把环保当作产业来做,那么,污染防治将涌现商机。立足现有产业基础,融合PPP模式,因势利导打造梅州环保支柱产业,制定长期规划,探索环保产业集聚路径,将大有可为。

 

   记者认为,梅州可以把环保产业列入重点招商引资目录,通过吸引外来投资把梅州环保产业的总量规模做大。同时,要通过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,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,形成一个本地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。


  南方日报记者 马发洲 通讯员 张文梅 甘宇生

 

 

作者:南方日报

上一篇:热烈庆祝我司当选为广东省环境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
下一篇:没有了
首页 | 关于我们 | 主营业务 | 成功案例 | 资讯中心 | 资质证书 |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 2011-2012  广东绿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 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28号
总公司地址: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大新城府前大道42-6号  电话:0753-2589289 2563289  传真:0753-2589189
Email:mzluyuan@vip.21cn.com  邮编:514700  技术支持:客都梅州网
粤公网安备:44140302000075号